桐泾公园位于桐泾南路和苏福路交界处东北角,占地约25万平方米,是我市中心城区最大的市级公园。该公园建于2002年,是一座现代综合性市民公园。
该公园围绕“生态、人文、科技”三大规划理念,运用简洁的设计和造园手法,充分体现现代都市人对生态自然环境的追求和高技术的探求欲望。整个公园以一条环形双向车道为主干道环绕四周,沿主干道分布有入口区、盲人植物园区、水景区、中心景区、地震应急避难区和儿童游乐区六大功能区,采用悬浮水幕、曲折河首、浮雕景墙、乡土树种、螺旋灯塔等造园元素,创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。
入口区:通过一组雕塑、悬浮喷泉、不锈钢索灯和斜坡植物林的景观序列,营造一种“大珠小珠落玉盘”的动景。
盲人植物园区:占地面积为12200平方米,分为赏花、赏枝、赏果、赏叶四个区,共有120多种各类花卉植物,其中无毒无刺具有明显嗅觉、触觉特征的花卉植物近70种,设置中、英、盲文和语音系统介绍,方便盲人游客出入植物园,并且设有适合盲人使用的扶杆、憩亭、厕所等无障碍设施。
水景区:大型水石假山,展示了“水乃生命之源”的景观,气势宏大,令整个公园增添了许多灵气。
中心景区:以瀑布为背景,采用古典造园手法,开河架桥,亭、台、廊、阁点缀其间,通过一条缓缓流动的小河,将两侧台地上的苏州文化景墙和苏式园林串连起来,犹如一条历史长河,向人们展示出苏州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。
地震应急避难区: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(GB21734-2008)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》I类标准设计建设,可容纳3万人,安置受助人员30天以上。园内设置5处近1万平方米应急篷宿区;200平方米应急物资储备仓库;12个应急监控系统;11个应急广播系统;1处7200平方米应急停机坪;2处应急水井;3处水冲式应急活动厕所;2处应急活动沐浴房。另外,还设有指挥中心、应急供电、应急通信、应急医疗救护、应急垃圾存放、应急停车场及标识牌等设施。
儿童游乐区:内设一系列游乐设备,还有配套的小卖部,为小游客开辟了活动天地。
儿童乐园1
儿童乐园2
公园茶室(全景)
公园茶室
公园大门口
公园大门口2
公园内小品
园内假山